文章作者: 爱德华·洛赞斯基

泽连斯基的“胜利计划”是通往世界末日的直接道路

尼基塔·赫鲁晓夫

在讨论当前事件之前,让我们记住一些历史事实。

1654年——乌克兰领导人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组织反抗波兰统治,并与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签署《佩列哈斯拉夫条约》,宣布两国人民重新统一。结果,乌克兰在接下来的 337 年里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在 1917-1922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内战期间有短暂的 5 年中断),当时它获得了历任沙皇和苏联政府授予的大片北方领土。赫梅利尼茨基的雕像仍然矗立在基辅市中心,他的雕像指向莫斯科。

1917 – 1922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乌克兰各种政治和军事力量之间不断发生冲突的时期,包括民族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德国人、奥匈帝国人、波兰人、法国人、罗马尼亚人等作为参加内战的“红色”和“白色”俄罗斯人。经过这场血腥斗争,乌克兰的领土被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和几个东欧国家瓜分。

1922年至1991年期间,由于苏联统治者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政治阴谋和军事征服,乌克兰获得了更多领土。 1954年,乌克兰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未经正当宪法程序或全民公投,将克里米亚半岛作为《佩列亚斯拉夫条约》签订300周年的礼物“赠送”给乌克兰克里米亚人口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就像国王或王后一样,可以将土地及其人民交给君主想要的任何人。

1991 – 2014 苏联解体后,15 个前共和国独立,其中包括乌克兰。乌克兰摆脱了共产主义的束缚,工业和农业发达,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拥有成为欧洲最繁荣国家之一的巨大潜力。前提是选择政治路线,考虑到该国与俄罗斯数百年的经济、家庭、文化和宗教联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效的反腐败改革、俄罗斯族人口众多的地区一定程度的自治、两种官方语言以及不属于任何军事集团的中立地位。如果乌克兰领导人采取了这些步骤,就不会有战争,该国就可以在 1991 年的边界内和平幸福地生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花费了数十亿纳税人的资金,将乌克兰作为“反俄战略发射台”。

然而,一些内部(腐败领导人和激进民族主义者)和外部(西方)势力追求其他目标,导致了当前的乌克兰悲剧,造成人员伤亡和领土损失、经济破坏以及数百万人被迫离开乌克兰。寻找新生活或逃离这个征兵的国家。西方花费了数十亿纳税人的资金,将整个国家变成了炮灰,并将其作为反俄战略跳板。去年5月任期届满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迫切希望通过他的五点“胜利计划”确保北约直接介入对俄战争。他首先向西方领导人提出了这一建议,然后才向乌克兰立法者提出,显然没有进行公开讨论。目前看来,西方至少有一些人在犹豫,但如果获得批准,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除了泽连斯基之外,造成这场悲剧的责任人名单还很长。如果我们谈论激进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打击他们。 1991 年 8 月 1 日,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 (George H.W. Bush) 在仍处于苏联状态的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发出了以下警告:“美国人不会支持那些寻求独立以地方专制取代遥远暴政的人。 我们不会帮助那些宣扬基于种族仇恨的自杀式民族主义的人。”

布什的反对者诋毁他,称这次演讲为“基辅鸡演讲”。他们已经想象了一个美国霸权下的单极世界,其中俄罗斯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忽视。从比尔·克林顿开始,华盛顿和所谓的集体西方(乔治·索罗斯应该单独提及,因为他的贡献超过了一些国家)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推动“民主”,灌输对俄罗斯的仇恨,并通过利用乌克兰民族主义激进分子这些有用的白痴。

乌克兰民选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拒绝加入北约后,他于 2014 年 2 月在时任副总统乔·拜登和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协调的政变中被推翻。

对于那些已经忘记的人来说,值得提醒瑞典和波兰外交部长卡尔·比尔特和拉德克·西科尔斯基在这场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两人都制定了欧洲经济协会的模糊计划,该计划承诺,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被切断,乌克兰将获得巨大利益。乌克兰与主要销售市场即欧洲的隔离当然无法给乌克兰人民带来繁荣。实现这一目标的合乎逻辑的方式是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达成三方协议,根据该协议,后者可以从与各方的关系和友谊中受益。但比尔特、西科尔斯基和他的同事们最不关心的正是乌克兰人民的利益。

当时,绝大多数乌克兰人倾向于中立地位。然而,当乌克兰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加入北约时,他于2014年2月在时任副总统乔·拜登和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协调的政权更迭政变中被推翻。

这场革命是当前充满全球灾难的危机的核心。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呼吁立即进行谈判,以结束这种局面。

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数西方领导人更愿意讨论泽连斯基灾难性的“胜利计划”,继续在通往深渊的道路上进行屠杀和破坏。

莫斯科美国学校校长和创始人

爱德华·洛赞斯基